近日,國際地球自轉服務組織(IERS)宣布在現行的國際標準時間—協調世界時(UTC)時間2012年6月30日午夜加一閏秒(即北京時間2012年7月1日早8點),當天23:59:59的下一秒記為23:59:60,然后才是第二天的00:00:00。意味著全年時間多了“一秒”。
閏秒是為讓原子鐘時間與地球自轉的周期保持一致,而額外增加或減少的秒數。1884年,國際上確定以地球自轉運動來計量的時間作為國際標準時間,稱作世界時。上世紀五十年代,出現了基于原子振蕩的原子時,其準確度和穩定度均超越了世界時,但其與地球的自轉不關聯。隨著時間的遷延,世界時和原子時之間的偏差越來越大。1972年,一種折衷的時間尺度—協調世界時(UTC)應運而生,取代世界時作為國際標準時間。UTC采用原子時的秒長,而時刻通過增加1秒或減去1秒(正閏秒或負閏秒)以盡量接近世界時,這就是閏秒。1972年至今共閏秒24次,上一次閏秒是2008年12月31日。
國家授時中心負責我國標準時間和標準頻率的產生、保持和發播工作。國家授時中心時間基準實驗室將在北京時間2012年7月1日7時59分59秒和全球同步進行閏秒調整,屆時會出現7時59分60秒的特殊現象。同時,系統將把調整后的標準時間通過長波、短波、低頻時碼、互聯網和電話等手段發播出去,接收時碼信號或信息的用戶,屆時將自動進行閏秒校時。(來源: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)